[反诈故事]未拆的行李箱与 39 楼的风:一场针对留学生的死亡骗局
2025 年 3 月 14 日上午,吉隆坡国际机场的广播还在播放登机提示,20 岁的小文拖着贴满卡通贴纸的行李箱,在入境大厅拍下第一张异国照片。照片里她扎着高马尾,卫衣上 “xx艺术学院” 的校徽在阳光下泛白 —— 这个高考失利后辗转两个留学机构才拿到 offer 的女孩,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只剩下九天。
一、来自 “XX公安” 的电话
3 月 18 日下午三点,租住公寓的窗帘还没来得及拉开。小文对着电脑修改入学申请材料时,手机突然震动,屏幕上跳动的陌生号码带着 + 86 的前缀。”请问是文 XX 吗?身份证号 370782XXXXXXX?” 电话那头的男声低沉而威严,准确报出她的户籍信息,”我是XX区公安分局的杜峰,你涉嫌一起重大诈骗案。”
小文捏着鼠标的手猛地收紧。对方说,她名下的手机号在国内参与诈骗团伙,导致一名 72 岁的老妇人被骗光养老钱后跳楼身亡。”现在证据确凿,你的同伙已经招供了。” 杜峰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压迫感,随即一张模糊的逮捕令照片被发到微信上,红色公章旁贴着小文的身份证照片,”如果不配合调查,我们将联系马来西亚警方对你进行跨国逮捕。”
挂掉电话的瞬间,小文的膝盖软了。她冲进卫生间用冷水泼脸,镜子里的自己脸色惨白 —— 三个月前在X城教育机构签留学合同时,工作人员曾说 “马来西亚很安全”,可现在她连求救都不知道该找谁。

二、25.8 万的 “自证金” 与实时监控
接下来的四天,成了小文的囚笼。杜峰要求她下载一款名为 “安全守护” 的 APP,”这是加密通讯软件,方便我们远程取证”。安装完成后,屏幕顶端出现了一个永不消失的摄像头图标 —— 诈骗分子能实时看到她的一举一动。
“我们相信你是被利用的,但需要 25.8 万自证金来冻结账户调查。” 杜峰的语气突然缓和,甚至关心起她的饮食,”你一个小姑娘在国外不容易,配合我们就能不留案底。” 另一名自称 “张检察官” 的人则发来监狱照片:”要是让学校知道你涉案,学籍肯定保不住,你爸妈在山东也会被邻里指指点点。”
小文开始出现幻觉。她蜷缩在公寓的飘窗上,盯着手机屏幕里不断弹出的 “最后通牒”,耳边全是杜峰的警告:”不能告诉任何人,包括父母和学校,这是保密调查。”3 月 21 日深夜,她偷偷给母亲发微信:”妈,我可能惹事了,需要一笔钱……” 消息发出两秒就撤回了 —— 监控软件的提示音突然响起,张检察官的脸出现在屏幕上:”你想毁了全家人吗?”

三、39 楼的绝望
3 月 22 日中午,小文终于拨通母亲的电话。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,说自己 “犯了大错”,需要 25.8 万才能解决。母亲在电话那头急得大喊:”那是骗子!别信!” 可此时的小文已经被连续四天的精神控制击垮,她对着话筒哭:”他们能看到我说话,妈,我好害怕……”
下午三点十七分,留学项目群里弹出老师的消息:”请各位同学核对选课信息。” 小文的手指悬在屏幕上,却被 APP 强制弹出的视频通话打断 —— 张检察官举着一张 PS 的 “通缉令” 威胁:”再联系外人,马上让你爸妈进看守所。”
傍晚五点零二分,小文从 39 楼的阳台坠落。当马来西亚警方破门而入时,她的手机还亮着,聊天记录停留在杜峰的最后一条消息:”六点前凑不齐钱,后果自负。” 而X城教育机构的合同上,”行前安全指导” 一栏被划了勾,旁边盖着鲜红的公章。

四、迟来的立案与未竟的追责
小文的父母赶到吉隆坡时,行李箱里还装着她爱吃的周村烧饼。在警方出示的遗物清单里,有一本日记写着:”3 月 19 日,APP 提示我不能锁门睡觉””3 月 20 日,他们让我念认罪书录视频 “。最让人心碎的是一张揉皱的纸,上面用铅笔写着:”25.8 万 = 我一年学费 + 爸妈半年工资 “。
4 月 17 日,X城市公安局终于出具立案告知书,案由是 “小文被诈骗案”。但直到 8 月,家属仍未收到任何进展。XX艺术学院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说:”她是国际项目学生,没有学籍,住宿也是自己找的。” 而当初承诺 “全方位服务” 的教育机构,则以 “只负责咨询对接” 为由推脱责任。
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 8 月发布的安全提醒里,特意提到 “警惕假冒公检法诈骗”。可这些文字来得太晚了 —— 小文租住的公寓楼下,那束父母带来的白菊已经枯萎,39 楼的风还在吹,像是在重复那个 20 岁女孩最后的呜咽。
留学生防骗必知:
- 公检法绝不会远程办案,凡是要求转账 “自证清白” 的都是诈骗;
- 绝不下载陌生 APP,任何以 “保密”” 取证 ” 为名的监控软件都是陷阱;
- 打破信息隔绝,诈骗分子最怕受害者与外界沟通,及时联系学校和大使馆;
- 记住大使馆电话: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 24 小时领保电话为 + 603-21636815。
@根据真实时事改编,如有出入,以新闻为准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