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反诈故事]一张票,一场3410 元骗局

2025 年 8 月的重庆,午后阳光把柏油路晒得发烫,空调外机的嗡鸣裹着燥热钻进居民楼。22 岁的吴晴盘腿坐在沙发上,手机屏幕亮得晃眼 —— 姐姐念叨了三个月的 “星芒乐队” 演唱会,明天就要开票了。为了避免手忙脚乱,她特意找了个二手票务平台 “练手”,手指轻点间,一张标价 380 元的门票付款成功。看着屏幕上跳动的 “订单已确认”,她还笑着跟闺蜜吐槽 “这钱花得值”,完全没察觉,这张看似普通的 “练手票”,正悄悄拉开一场骗局的序幕。

一、退不掉的票与 “热心人” 的出现

两小时后,吴晴想取消订单时,心突然沉了下去:平台界面只有简陋的 “购票” 按钮,找不到 “退款” 入口;点进 “客服中心”,对话框永远显示 “客服离线,留言将在 24 小时内回复”;她试着搜平台官网,结果跳出 “该网站未备案” 的警告。
“完了,不会是假平台吧?” 吴晴攥着手机站起来,客厅的挂钟滴答响,每一声都像敲在她心上。姐姐要是知道她为了 “练手” 乱花钱,肯定要念叨她 “做事不踏实”;更要命的是,这 380 元是她这个月的奶茶钱,就这么打水漂,她实在不甘心。
抱着最后一丝希望,吴晴打开小红书,输入 “演唱会门票退款”。满屏的 “被黄牛骗了 2000”“平台跑路,投诉无门” 让她眼泛酸,直到一条评论钻进视线:“刚退了同平台的票!私我推帮我的姐妹,靠谱!”


吴晴的手指都在抖,立刻发了私信。十分钟后,一个叫 “票务退改小助手” 的微信账号通过申请 —— 头像是扎着双马尾、戴耳机的卡通女孩,朋友圈里整整齐齐排列着 “退款成功截图”:有转账记录,有客户说 “太感谢了” 的聊天截图,甚至还有一张盖着红章的 “合作平台授权书”。
“妹妹别慌,我帮好多人退过这个平台的票!” 对方秒回,语气像邻家姐姐一样亲切,“就是需要你配合买几张充值卡走个流程,验证完马上退钱,连 380 元门票钱一起还你。”
吴晴盯着屏幕,心里犯嘀咕:“退款为啥要充值卡?” 可转念想到姐姐期待的眼神,又看到对方发来的 “授权书”,最终还是松了口:“好,我听你的。”

二、充值卡的 “流程” 与失控的金额

“你先去便利店买三张 1000 元的话费充值卡,刮开密码拍给我,第一步验证账户安全。”“小助手” 的消息紧跟着发来,还贴心地附了附近便利店的定位。
吴晴揣着钱包出门,正午的太阳晒得她头皮疼。便利店老板递来三张印着 “1000 元” 的充值卡时,她犹豫了:“这都 3000 了,比门票贵好多……” 可 “小助手” 又发来消息:“快一点哦,今天是本月最后退款日,错过要等下个月!”
她咬咬牙,付了钱,蹲在便利店角落,小心翼翼刮开卡上的银漆,把密码拍照发过去。
“收到啦!现在要验证你的账户活跃度,再买一张 500 元的卡,这次完事儿就能退款了!” 对方的消息来得飞快。
吴晴的心突突跳,500 元加上之前的 3000 元,已经是她半个月的工资了。“能不能少一点?” 她试探着问。
“妹妹,这是平台规定,我也没办法呀!”“小助手” 发来一个委屈的表情包,“你想想,退完能拿 3580 元呢,现在花 500 算啥?”
吴晴攥着手机,纠结了五分钟,还是又买了一张 500 元的卡。可这次,“小助手” 却没了动静。
她每隔两分钟发一条消息,半小时后才等来回复:“不好了!系统检测到你操作时多按了一下,账户被锁了!得再补一张 910 元的解锁卡,不然之前的钱也退不了!”


“910 元?” 吴晴的声音都在颤,她算了算,已经花了 3500 元,远超 380 元的门票钱。“你是不是骗我?我不弄了,把钱还我!”
“妹妹你别激动!” 对方立刻发来一段录音,里面的人用机械的声音说:“根据平台规定,账户锁定需补 910 元解锁费,否则不予退款。”“这是平台客服的录音,我能骗你吗?”
吴晴的眼泪掉在手机屏幕上,理智和侥幸在脑子里打架:“要是不补,3500 元就没了;补了,说不定真能退……” 最终,她还是跟便利店老板借了钱,买了那张 910 元的卡。

三、真相的破碎与迟来的报警

当最后一张充值卡的密码发过去,“小助手” 的头像突然变成了灰色 —— 微信消息红色感叹号弹出:“对方已将你拉黑,无法发送消息。”
吴晴愣住了,手指反复点着屏幕,直到确认自己被拉黑,才瘫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台阶上。手机里还停留在 “马上退款” 的聊天记录,手里攥着的充值卡碎片被汗水浸湿,3410 元,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钱,就这么没了。
“姑娘,天这么热,你坐这儿哭啥?” 便利店老板端来一杯凉水,看着她通红的眼睛,忍不住问。
吴晴哽咽着把事情说完,老板叹了口气,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傻孩子,这是典型的退款诈骗啊!赶紧去派出所报警,说不定还能追回来!”
她猛地站起来,眼泪都没擦,抓起手机就往渝中区石油路派出所跑。值班民警听完她的叙述,拿出一叠反诈案例:“你看,上个月还有个姑娘跟你一样,为了退演唱会门票,被骗了 5000 多。骗子就是抓着你们‘想退款’的急脾气,一步步让你掏钱。”


做笔录时,吴晴的手机突然响了,是姐姐的电话:“晴晴!我抢到票了!还是内场前排!”
电话那头的兴奋像一把刀,扎得吴晴瞬间崩溃。她捂着嘴,眼泪止不住地流:“姐…… 我对不起你…… 我被骗了 3410 元……”

四、骗局背后的链条与警方的提醒

民警递来纸巾,耐心解释:“这类诈骗早就有完整的套路了。第一步,在社交平台撒网,用‘能退款’吸引受害者;第二步,发假授权书、假截图获取信任;第三步,以‘走流程’‘解锁账户’为借口,让你买充值卡 —— 因为充值卡密码一到手,骗子能立刻转卖提现,很难追踪。”
“可我怎么分辨真假呢?” 吴晴红着眼问。
“记住三点就行!” 民警指着反诈宣传单,语气严肃,“第一,正规平台退款绝不会让你买充值卡、要卡密;第二,主动找上门的‘退款助手’全是骗子,官方客服不会在第三方平台加你好友;第三,遇到问题先找平台官方,或者打 110、96110,别信陌生人的‘帮忙’。”
走出派出所时,重庆的夜幕已经降临,霓虹灯把街道染得五颜六色。吴晴点开手机应用商店,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 APP,还把 “96110” 设成了紧急联系人。晚风拂过脸颊,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民警名片,心里暗暗发誓:以后再也不会因为急着解决问题,乱信陌生人了。
而那个消失的 “票务退改小助手”,或许正坐在某个昏暗的房间里,对着电脑屏幕,把吴晴的 3410 元充值卡密码,变成下一个骗局的 “诱饵”—— 等待着下一个 “想退款” 的人上钩。

@本故事根据真实新闻创作,一切信息以真实新闻为准

已有1条评论

  1. 小池说道:

    哎,去年张杰重庆演唱会我同学就是找网上说的可以内部操作,酒店什么都定好了。结果演唱会凌晨说票买不到了,好在最后把票钱要回来了,演唱会没看成,其他酒店车票什么的损失一堆。

小池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