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反诈故事]货拉拉司机的反诈风云

2025 年 4 月的一个下午,在北京跑车多年的刘师傅像往常一样在货拉拉平台上寻找订单。突然,一个从北京发货、送往廊坊驾校的订单跳了出来,价格将近 200 元,比平常类似订单高出了差不多 50 块。刘师傅眼睛一亮,心想这可是个 “好单”,毫不犹豫地点击了接单。​

按照导航,刘师傅很快抵达了装货点。可一见到发货人,他就感觉有些不对劲。正常情况下,客户在平台下单时,会填好发货人和收货人联系方式以及发货和收货地址,司机只需按流程装货、拍照、上传到货拉拉平台,然后发车送货就行。但这个订单里只有发货人的电话,没有收货人的,发货人还让刘师傅加她微信,说到时候会通过微信发送收货位置。​

不仅如此,发货人要运送的物品是一个长 20 多厘米、宽 10 厘米的小箱子,箱子被胶布缠得严严实实。刘师傅出于职业习惯,询问箱子里装的是什么,发货人只是含糊地说 “贵重物品,着急送货”。在刘师傅准备发车时,发货人又围着刘师傅的车前后左右拍照,甚至还拍下了刘师傅本人,说是要发给 “收货人”。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,让刘师傅心里隐隐不安,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儿。

​尽管满心疑惑,刘师傅还是在发货人的催促下发动了车子。可车子还没开出多远,刘师傅就接到发货人的电话,对方告知没人收货,让他先不要送了,原地等待通知。几乎与此同时,货拉拉平台的反诈预警电话也打了过来,告知刘师傅他疑似接到了违禁品订单,需要检查货物。这一下,刘师傅多年跑车积累的经验和他身上的 “反诈雷达” 瞬间开启。他想起之前在短视频以及货拉拉 APP 中推送的那些被骗案例,心里一惊:“我不会拉到诈骗物品了吧?” 刘师傅一边想着,一边下意识地摇晃了一下纸箱,感觉里面似乎有一沓沓的东西。​

正想着,警方的电话也打了过来。电话那头的警察询问刘师傅所在的位置以及箱子里装的是什么,刘师傅如实回答,并且表示感觉箱子里装的可能是钱。警察让刘师傅原地等待,他们马上过来取。然而,挂了电话后,刘师傅心里又犯起了嘀咕。他想到发货人催着返程、不送货了,现在又有自称警方的人要过来拿货。“万一对方是合伙诈骗,这‘贵重物品’要是丢了,我可怎么担责啊?” 刘师傅在心里打起了鼓。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,刘师傅灵机一动,他告诉警方,收货地点就在派出所附近,自己开车送过去,然后再联系发货人一起去警局碰头。

​刘师傅小心翼翼地开着车,一路上眼睛紧紧盯着放在副驾驶座上的小箱子。终于,他抵达了派出所。在警察的见证下,打开了那个神秘的小箱子,里面果然装着一沓沓现金,经过清点,足足有 9.6 万元。原来,发货人此前投资理财被套了 4 万元,这次又被骗子以 “解冻资金” 为由,骗其借款 9 万多元,并要求通过货拉拉将现金运送给诈骗分子。多亏了刘师傅的机警和果断行动,成功帮这位货拉拉用户阻止了可能被骗走的大额钱财。​

刘师傅的事迹很快被官方媒体作为典型案例报道,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被多人转发至货拉拉司机们所在的微信群。一时间,群里的司机们纷纷 @刘师傅,恭喜他 “火了”。刘师傅看着那条视频,心里满是感慨,他说:“这事儿对我来说,就是我在北京打拼 20 年的一个‘高光时刻’。谁能想到,咱一个普通的货拉拉司机,也能在反诈这件事上出一份力,帮人守住了辛苦挣来的钱。”​其实,像刘师傅这样的货拉拉司机反诈案例并非个例。货拉拉作为国内知名的货运平台,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百万月活司机基数。从 2024 年 9 月开始,货拉拉就与国家反诈中心和公安部刑侦总局五局进行了多次会商,建立了线索传递机制,把预警发现的订单及时传递到国家反诈中心进行下派指令核查。同时,货拉拉还在司机软件端进行开屏反诈宣传,督促每一名司机了解目前反诈配合以及主动发现的一些技巧措施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平台支持和宣传教育,才让越来越多像刘师傅这样的司机在面对可疑订单时,能够敏锐察觉,及时采取行动,为守护群众的 “钱袋子” 贡献出自己的力量。

​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,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警惕,像刘师傅以及众多积极参与反诈的人们一样,多留个心眼,全民反诈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大,骗子的生存空间也将越来越小。让我们一起期待 “天下无诈” 的那一天早日到来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